波儿媳『妇』有了身孕,“耿家麻将馆”暂时闭门歇业了。
元旦节期间,耿浩有了更多时间,他把自己关在小仓房里,完善了新式炭笔的设计。
过了节,耿浩提着一袋炭笔来找周瑜。
改进的炭笔,加装了各式钓挂器件,有的使用了丝线,有的加装了竹制的类似钢笔的笔夹,还有的配了可以悬挂的笔袋……
周瑜逐一佩戴,摆着各种姿势,感受佩戴后是否会碍事。
周瑜十分肯定耿浩的改进,耿浩上次拿来的炭笔,周瑜试用了多次,也将试用感受反馈给耿浩。总体是肯定,但还有一些不足。
周瑜一边说,耿浩一边认真记录,并说出自己的进一步完善的想法。
“炭棒写小字太粗,写大字太细,这一点不如『毛』笔。”
“嗯,我回去开发多个规格的出来。”[]组团游三国162
“笔杆都是竹的,和华贵服饰不般配。”周瑜是个讲究穿着的人,很在意服装与配饰的搭配。
耿浩是个邋遢的人,以前是不变的一身行头:皱巴巴的t恤、脏兮兮的牛仔配双运动鞋,变化的,不过是根据天气冷暖,套上或薄或厚的外套,听周瑜如此说,耿浩才意识到这个问题:“我立刻回去尝试用不同材质做笔管。”
“如此最好。”周瑜也被耿浩激发了灵感,“可以尝试铜、玉等物啊,若是用玉做笔管,便可搭配多种服饰,握在手里,亦有温润之感。”
耿浩连连点头,认真记录着“用户体验”。
“不过,还有一事甚是严重。无论用何材质,制作均费时耗神,可是这个炭棒损耗很快,炭棒耗尽,笔管留之无用、弃之可惜。”
耿浩意识到,这可是个严重问题,竹笔管扔就扔了,玉笔管、铜笔管若是扔了,往轻了说是“包装过度”,往重了说可就是“奢靡之风”了……
“哦,好,节俭环保该提倡,奢侈浪费很可耻,我回去想办法解决……”
……
耿浩四年多前,就认识周瑜了,如果算上最初被孙坚军俘虏,喊着周瑜的名字救命,耿浩五年前就和周瑜扯上关系了。
认识这么久,头一次和周瑜聊了这么多,说了这么多。
周瑜和孙策,都属于玉树临风型,外形俊朗,但给耿浩的感觉却完全不同。
孙策是表面上笑嘻嘻,没个正经,但一涉及正事,便立刻换了面孔,严肃起来更是吓死人。跟孙策在一起,耿浩总有提心吊胆的感觉。
周瑜则不同,刚认识周瑜时,耿浩觉得周瑜不苟言笑,还有些孤傲,这也难怪,耿浩第一次和周瑜接触,便是那“玉玺”事件,耿浩那次是无比紧张、狼狈不堪,从那开始,见到周瑜,便觉心里发虚。(参见《寻宝奇兵》前后章节)
这次和周瑜深入探讨新式炭笔的改进问题,耿浩发现,周瑜冷峻的外表下,还有一颗时尚的心啊。人家是『奶』油小生型嘛,不时尚怎么配称“周郎”。
周瑜也发现相貌猥琐的耿浩,竟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,艺术眼光更有独到之处。[]组团游三国162
简单说吧,新式炭笔,技术与时尚,拉近了三国时期“高帅富”与两千年后“屌丝男”之间的距离。
两人间的谈话,逐渐从“技术”“时尚”话题,转向真正的聊天唠家常,相互间的称呼也从“耿先生、周将军”变成了“耿兄、周郎”。
聊着说着,时候已不早了,耿浩收起记得满满当当的绢布,起身告辞。
“耿兄稍等。”周瑜找出一截玉管,粗细正适合做笔管,“小弟家中原有一只玉锁,不慎跌碎,只有此杆上好,某原本想找巧匠以此做只玉笔,现在就送于耿兄,试做炭笔吧。”
耿浩再三感谢,伸手欲接,周瑜笑着把手收了回去。
“耿兄,你上次说要我帮忙,现在总该告诉我帮什么忙了吧?”周瑜笑着道。
耿浩和周瑜聊了半天,也愈发了解周瑜、敬重周瑜了,认真地道:“我想让周郎你做新式炭笔的代言人。”
“代言人?”周瑜何等聪明,略一沉『吟』,便大概明白了“代言人”的含义,连连摆手道:“不成不成,这可万万不成。”
“咦?做代言人怎么了?”耿浩怀疑周瑜是不是想和自己讨价还价,提高代言费啊?!
周瑜十分为难:“周某虽非封爵高官,但也是伯符将军幕僚,岂能当什么‘代言人’?”
耿浩纳闷,代言怎么了?“难道伯符将军或者是朝廷有令,禁止官员从事商业活动?”耿浩弄不懂,但这是汉朝啊,不至于还要搞“廉政”、“肃贪”吧?
周瑜解释道:“倒无什么禁令,只是、只是……”周瑜哭笑不得,“我总不能上大街上替你吆喝卖货吧?”
“没让你上街吆喝啊?”
“在铺子里吆喝也不成啊,再说我公务颇多,实在没有时间,非小弟食言,耿兄你还是另请高明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