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5笔趣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笔趣阁 > 大宋私生子 > 第304章 科普教育

第304章 科普教育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因此说,大家千万别小看了沈公的这本《梦溪笔谈》,只要细心研究,必能利国利民。”

杨逸之所以敢断言胆水附近一定有巨大的铜矿,是在后世得到了验证了的。根据沈括的记载,后世之人在附近的贵溪县果然找到了巨大的铜矿,这座铜矿年产电解铜已经达90万吨,产量在国内居第一位,在世界居第三位。

杨逸说完之后,学舍里响起嗡嗡的议论声,其中一个学生起身一揖说道:“学生孟元津,请问杨学士,您认为经史子集与这些杂学哪个更重要?还望杨学士赐教。”

这个问题很敏感,学舍里顿时又变得落针可闻,人人都屏着呼吸等待杨逸的回答。

杨逸毫不迟疑地答道:“孟同学,首先我要纠正一点,你把这些经世之学称为杂学,显然是有失偏颇,《周礼.保氏》中提出君子六艺,分别是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
其中的射、御、数,可以说就是圣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,定下的实用之学,这种实用之学也并非专指这三样,而是应因时而异,宗旨是不离‘实用’之义。

换句言也就是说,圣人同样提倡经世实用,而并非只强调修习经史子集。

《礼记.大学》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修身是根本,儒家学说之中,大多是修身之学,那么修身之后,你若想治国平天下,就需要习经世实用之学。

大宋开国宰相赵普赵公。别人说他平生所读只《论语》而已。太宗询问此事。赵公答道: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,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

各位若是真相信赵公是凭半本论语治天下,呵呵!那今日我就无话可说了。”

杨逸一笑,三百学子也不禁跟着笑了起来,确实,谁也不傻,谁又相信赵普是凭半本论语治天下呢?

大伙这一笑,气氛也就轻松了不少。辩论也更加热烈起来。

经史子集,杨逸有李逸之前的功底,不怕他们;

而论这些自然科学,眼下杨逸完全可自封学术泰斗。更不用担心理屈词穷。

在杨逸刻意引导下,这场辩论持续了整整一天,涉及医学、地理、物理、民生、治河、航海等方面,可谓是别开生面;

这些学生都还年轻,一些新奇的事物,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,杨逸都有些怀疑,当初自己没有去太学授课是不是个错误。

黄昏回到家时,十三娘让人烧制的秧盘样品也出来了,她正在院子里比划。一见杨逸回来,十三娘立即说道:“官人,你快来看,这样没问题吧。”

更精美的瓷器都能做出来,工匠们做这种粗陶秧盘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,杨逸看了看,这秧盘长宽大约各一尺,按这个尺寸,一亩地大概需要七八十个秧盘也就够了。

拿起来掂掂,每块秧盘重约三斤。勉强可以接受,毕竟播秧在村边地头就可以进行,不用拿得太远,搬运时不太费事。

“娘子,制作一块秧盘需要多少钱?”成本才是关键啊!

十三娘含笑答道:“官人放心。烧制一个秧盘也就一两文钱,工匠们制作好模型后。把搅好的沾土往模型里一压,再入窑烧制便行了,跟烧瓦差不多。”

“炼制成本两文钱,真到市面上出售时少就要三四文,一亩地按八十个秧盘算,百姓要花三百文左右,要是小心些用,至少也能用几年,多则十年,那么一年的成本也就三十文左右,嗯!可以了!粮子又创造了一项伟大的发明,可喜可贺!”

十三娘俏生生地白了他一眼,懒得跟他计较这些,念念有词地说道:“咱们家在杭州有田五百亩,若是全部采用抛秧,需要一百五十贯秧盘钱,量大了,能优惠一些,大概一百三十贯也就行了。官人,咱们是不是马上让人去烧制?”

十三娘有些迫不及待,很想亲眼看看抛秧的效果。

“当然,娘子如此伟大的发明怎能埋没,烧,多烧点!用不完发给左邻右舍,全当是过节送礼。”

“官人净胡说,你送了别人也不敢用。”

“好吧,哪咱们夫妻俩就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好了!”

十三娘安排人去瓷窑订货后,和杨逸双双回后院,开春了,天气也变得暖和一些,阁楼之上,琴操正在和清娘探讨琴技,不时传出一串美妙的琴声。

正式进了杨家门之后,琴操终于肯换下种素谈的衣饰,头插一支凤头玉钗,销金紫貂裘上衣衬得她更加婉丽妍美,如同水仙一般绰约多姿。

十三娘挽着杨逸的手臂,望了望阁楼上琴操说道:“官人不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?琴儿进咱们家这么多天,官人为何却夜夜让人家独守空房呢?”

“这个……”杨逸用眼角的余光,打量了一下十三娘的表情,很温婉,“那个嘛!娘子……”

“什么这个那个的?官人也别装模作样的了,人都已经娶回来了,妾身还能把你怎么着?”

天啊,当初可是你主动让我把人接回来的,听这口气,唉!女人!呃……能这样也不错了。

ps:一百万字了,各位亲们,感觉还行,请火力支持,推荐、评价,月票、票票全收,点击,订阅,打赏,有赏必谢。

{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,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}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