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王看着桌上变化的字迹,开始时险些以为他写了白字,后来看到“拾叁”二字,联想到“嘉禾”,心里忽然冒出一个令他觉得疯狂的念头。
是他疯了,还是舅兄疯了,还是宋先生疯了?
世上当真会有能结十三穗的嘉禾吗?
他激动得身子微颤,抬手吩咐正捧着食案等候上菜的内侍:“把菜放下,都出去,不必在这里伺候。本王与桓大人有话说。”
十三穗的激动还残留在他胸中,他说话都有些颤。
一向最擅察言观色的徐公公看着他这份紧张之情,简直以为宋时那信里传递了什么有关王妃或是朝廷中的大事,满含担忧地退出房间,低声吩咐:“再叫人出去翻翻咱们带的药材里有多少上等老参。”
虽然桓大人一直好好的有说有笑,但这么忽然就一脸肃穆,他们王爷竟也显出紧张,这事实在叫他难往好处想。
徐公公在外头胡思乱想,屋里的周王也是一样神游千里,回到汉中天台山下那片种着黑谷的试验田里。那天他所见的禾苗叶丛似乎就比旁边田里的更肥壮。那田边又有长流的井水灌渠,土里还掺了什么肥来着……
虽然没想起那肥是个什么名字,但当初宋时在水车井旁抓起来的、黄中掺着点点黑灰的田土他还记得的。
可那肥料只和农家粪肥差不多,又不是加了什么仙露仙丹,真能种出十三穗的嘉禾?
那之前怎么从未有人种出来过?
方才舅兄写的当真是十三穗,不是三穗么?
他怀着期待和紧张抬起头,声音微显干涩地问出声:“舅兄方才写的可是真的?宋先生当真种出了三十穗的嘉禾?”
三十穗?只怕时官儿都不敢想这么高,难道他方才下笔下倒了,还是王爷当真……胸怀大志。
桓凌实事求是地摇了摇头:“我那宋贤弟信中写着,种出最多穗的确实是十三穗,是汉水河边实验田种出的一种叫作小香谷的籼稻。”
不,本王没想说三十,只是一时口误,一株能结十三穗便足矣!
他之前可是连九穗都不怎么敢想呢。
他的脸有红似白的,桓凌怕他尴尬,低了头不去看,认真解释着宋时怎么能带领汉中庄户种出这样的好稻谷:
小香谷、白麻谷、次次粘等都是汉中本土的良种,原本产量就不低,再加上早施掺了磷矿石粉的分蘖肥,分蘖分得早,位置低,多是能结穗的有效分蘖。一个月分蘖期到后又及时晒田,阻止后头不长穗的无效分蘖,自然结的穗多,稻子长势也丰壮。
周王的脸色也渐渐融合成了极显气色的粉红,容光焕发,脱去了尴尬,只余一片真诚的欢喜:“人道是福无双至今日至,小王如今才信。今年得此嘉谷,再过不久小王膝下又要添儿女,岂非好事成双?”
稻谷九、十月间即可丰收,他这孩儿也该在九、十月出生,倒似是个有福的孩儿。
他不曾意识到自己如今喜成了什么模样,桓凌却看得清楚,甚至能从他脸上看出一点当今天子的影子,不禁微怔——
他们时官儿种出了十三穗嘉禾,且不是上天所赐,而是凭人力可得的良谷,消息传到中枢、宫里,很可以算是国家大事,至少户部就先要盯上他。或许圣上也爱重他的功绩,要把他再召回京中呢?
那样倒也好。
汉中远在数千里外,与北直隶风俗不通,口音相异,民风又剽悍好斗,在此地做知府本就不轻松。时官儿又是这么个为国不肯惜身的性子,打从到了汉中就没歇过,这哪里是个少年才子过的日子?
还是回翰林院最好,官又清贵、事体又少,家里还有泰山泰水大人陪伴、兄嫂关爱、侄儿侄女们承欢膝下……
他无意识低叹一声:“还是回家的好。”
周王也从深思中回过神,附和道:“自然是家里好。只差这几十里,可惜无诏不能归。”
罢了,还是叫人先把嘉禾取来,等父皇寿诞时献上,尽他与汉中府的一份孝心。再有多的瑞禾再给元娘和孩儿捎回去,毕竟能有些祥瑞多福的兆头。
他自己身负皇命,不可轻动,还指着桓家舅兄入京替他看望王妃,只得安排褚长史回汉中一趟,带兵亲自押送嘉禾上京。
等他们从辽东回来,嘉禾也该从汉中取回来了,或许他还赶得及写一篇诗赋题此禾,再一并上给父皇?
殿下一番孝心,天地可鉴,他们夫妻又岂能看着殿下一人辛苦?
桓大人拦住周王,带着点儿他看不懂的骄傲和欣慰说道:“臣这里倒收到了几篇夸赞时官儿试验田和试验稻的文章,都是汉中学子亲身耕作后有感而发。殿下与臣得在六月间便离了汉中,未能见着田间如何耕作,何不先参考一下这些下过田的学生的文章?”
这些学生都是汉中经济园外那所职业学校招来的读书种子。宋时是汉中书院祭酒,他也得了个副祭酒的名份,这一批学生其实也称得上是他的学生。
不是他自己偏向自己的学生,宋时挑出来的这几个孩子的文章,的确还算可以……实验步骤详细准确,数据丰富,不丢他们老师的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