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建中的“深刻”检查也送到了副书记手里,那是在副书记的办公室,张建中先是检讨自己,临出门前,再把“书面检查”呈上。副书记一摸信封就知道深刻的程度了,抬头看着张建中离开的背影,想这年青人挺能来事的!现在,也有一些局长书记玩这一套,但大多数还不开窍,领导辛辛苦苦去视察,身水身汗,却一点表示也没有。比如,高书记与张建中比就差好大一截。
但又想,主要还是思想问题,人家没把你当回事,怎么会向你“检讨”呢?人家的检讨对象是分管边陲镇的副县长、县委书记。
因此,新副县长下结论时,他便非常认同,而且,也带人跑了边陲镇一趟。
他去的目的很明显,是去看返咸田。高书记像每次县领导来边陲镇一样,还是不通知张建中,副书记一到就问,小张呢?他忙什么?我到边陲镇怎么也不来见我?
高书记说:“他忙其他事去了。”
副书记一点面子也不给他,问:“什么事比来见我还重要啊!通知他马上来见我。”
张建中出现时,高书记还在做检讨,副书记却不耐烦地说,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说了,我们几个领导对这事已经有了结论。我这次来,主要是听小张的,看咸围搞得怎么样?听了汇报,再去看了现场,副书记对张建中说:“有些事件可以大张旗鼓地干,但有些事情,却要悄悄干,当然,悄悄干并不是不讲原则,应该上报的还是要上报,比如,占用了农田,就要向农业部门打招呼,不想让下面人知道,可以向农业局长打招呼,也可以直接跟我打招呼。”
他说,现在,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时代。什么叫变革啊?就是不按常规办事。什么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啊?就是发展就是硬道理。怎么检验发展呢?用事实说话,只要对边陲镇有利,对老百姓有利,就是发展。年青人,大胆干!海水养殖对边陲镇是有利的,对老百姓是有利的。
许多年后,思考这些话,似乎有点过,但如果再考虑到当时的环境,考虑到边陲镇经济,甚至全红旗县,全中国的经济处境,你又不得不说,这是正确的。
经济到了濒近崩溃的边缘,你不发展经济还发展什么?你不考虑吃饭问题还考虑什么?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序,你才有可能腾出时间来考虑其他方面的东西。现在,有些人思考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,往往忽视了当时的背景,总把矛盾的起因归结到当时没有防范于未然。
这些人,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痛。如果,某一现象没有在社会造成一定影响,谁会化心思去管它呢?领导不会管,老百姓不会管。专家学者可能会嚷嚷,但他们又能嚷嚷出什么结果?
发展才是硬道理。这是真理,社会要进步,不发展不行,但是,大家穷怕了,就使劲往经济上发展,谁又去想文化也要发展?人的道德也要发展?
每个时期,所处的环境不同,对真理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。
张建中所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,大家对真理的理解也处于某一种偏面性,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,而且,还是唯一的大事。文化不是不搞,人的素质提高不是不搞,但一切都要为经济发展让道,经费的投入也要为经济发展让道。
因此,物质文明加步发展,精神文明保持现状,甚至退步。
这些大道理是汪燕说的。山尾村长的小女儿去省城一年多,她送她回来度假,跑来找张建中说了那么一大通道理。
张建中懒得理她。一边看文件,一边在文件上批字,然后,打电话叫农业办的人把文件拿去处理。
这期间,汪燕还接了几个电话。她那个大哥大,戳在张建中的办公桌上,气得他真想把它推到地上,摔个稀八烂。这种东西,让人说假话眼睛眨也不眨。
“我在省城啊!这段时间,我哪敢到处跑?你财神爷都到省城了,我还会离开吗?真的有事,这边的事一办完,我马上就赶到你那去。不远,不远,半个小时的车不到。”
张建中真想凑过去说,她在红旗县的边陲镇,你看看地图,离省城远着呢!好就是现在赶回去,也要晚上才能到。
“我不骗你,我骗你干什么?我正跟一个大老板谈生意呢!只要这笔生意谈成,欠你的货款马上就还给你。你放心好了,明天,最迟后天,就可以搞定。”
张建中真想大声说,她骗你!她不骗你谁还骗你?现在是杨白劳比黄世仁还牛,她借你的货款根本就没想要还。
汪燕放下大哥大,笑着对张建中说:“这些人不说假话应付不了。”
张建中说:“应该是你不说假话,这日子就没法过。”
她竟大言不惭地说:“也可以这么说吧!这世界,就是真真假假。人家对你假,你能对他们真吗?”
“把它关了不就行了吗?什么都不用说。”
“关了不行,关了可能会不见好几笔生意。”
张建中往外走,做出离开要关门的样子。如果,不是被她堵在办公室里,他才不会见她。
“你要出去?”
“你以为不要干啊!以为像你一样,拿着大哥大到处招摇撞骗啊!”
汪燕笑了起来,说:“不要这么小气好不好?”